P8190079.JPG  

七、八月是「鳳眼果」採收的季節,鳳眼果結於「蘋婆」樹,常綠喬木植物,每年三、四月間會結滿整樹似小吊鐘般的白色花穗,有乳白色,還有淡粉色,遠看像聖誕老人的鬍子,近看又像千萬盞小燈籠,風來時,她們翩翩飛揚,紛紛落下,如初夏瑞雪,煞是好看。

P4270048.JPG  

P4190007.JPG  

P4190026.JPG  

蘋婆只有花萼沒有花瓣,其果實通常在七、八月間成熟,成熟後果皮為朱紅色,種子呈黑色,其豆莢形狀扁斜如鳳眼,故才有鳳眼果之名。

鳳眼果是父親年少時的零嘴,也是充滿回憶的食物。果實未煮之前會苦的難以入口,嘴裡還會出現泡泡,只需用加少許鹽的水煮熟,亦可用電鍋蒸或烤箱鹽烤,再剝去黑色種子的外殼,便能品嚐到金黃色的可愛果仁了。

P8030211.JPG  

P8030285.JPG  

口感鬆軟清甜似栗子的鳳眼果,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、膳食纖維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B、磷、鈣及大量醣類等營養素,對素食者來說是相當好的蛋白質補充來源,不僅能補充體力,還能退熱除煩,是夏日非常好的清補蔬果,中醫更常用以整腸健胃保肝及有益眼睛,是兼具美味及療效的食物。

蘋婆樹常見於台灣南部,其葉片肥大適合遮蔭乘涼,早期農村會種植一兩顆作為田與田之間的界線,由於鳳眼果一年只能收穫一次,大規模的栽種不多,流入市場的數量相對較少,一般民眾少有機會品嘗到鳳眼果。

P4190020.JPG  

蘋婆從幼苗開始栽種,約需要六、七年的時間才會開始結果。起先會結出翠綠色的豆莢,莢上覆蓋短茸毛,隨著果實逐漸成熟,翠綠色會轉為青紫色,待豆莢變為鮮艷的紅色後,即表示成熟。莢內的種子有黑色、青色、卡其色等顏色,可用手指檢測種子硬度,若捏起來硬硬的表示內含金黃色果仁;若質地較軟,剖開後沒果仁,且呈現透明狀似果凍,口感較脆甜也可食用。

烹煮鳳眼果之前需要先洗淨它的黏液,清洗時水會起泡,因為它像無患子一樣含有皂素;烹調上可以直接清水煮熟或蒸熟剝皮直接吃,亦可燉雞湯、剁碎煮粥、紅燒或做成各式糕點等菜餚,風味香氣都很特別。

〈於晴小農作,〉從這一季開始,每個月將會推出一種點心販售,採預訂後統一現做低溫宅配到府,使用的都是草堂自產或各地小農無毒有機的食材製作。上個月試賣的「鳳眼果康門貝爾起司鹹派」,雖未正式上網銷售,還是受到許多朋友們的支持,沒機會嘗到此款鹹派的朋友,不妨參考於晴的食譜試試看喔!

 

材料:(約一個8吋)

◎鹹派皮

中筋麵粉 200g

鹽 1/4小匙

全蛋 1顆

冰水 2大匙

無鹽奶油 90g

◎內餡

去皮鳳眼果 200g

康門貝爾起司(Camembert) 100g

全蛋 1顆

牛奶 50cc

鮮奶油 50cc

鹽 少許

 

鹹派皮作法:

1.預先將奶油以微波爐或隔溫水融化備用;全蛋打散;麵粉過篩。

2.將所有材料混合放入圓形便當盒(或有蓋碗公),並確實關緊上蓋,雙手穩握便當盒上下左右搖晃約50下(家裡有食物調理機可直接使用混合材料)。

3.材料大致混合後,可用刮刀將殘留蓋子或便當盒邊緣的材料充分混合。

4.將麵團捏成拳頭大小的圓扁形,以保鮮膜包裹放置冷藏室30分鐘以上。

5.休息過後的麵團在攤開的保鮮膜上直接用擀麵棍上下推擀,並採同一方向(順時鐘或逆時鐘)轉動保鮮膜約45度,即可擀出均勻厚度的圓形。

6.將派盤放在擀好的麵糰中央,麵團需推擀至比派盤邊緣超出3公分左右,並小心地將攤平在保鮮膜的麵團連同保鮮膜(原本鋪墊在底下的保鮮膜面朝上,麵團朝下)輕輕平鋪在派盤中。

7.仔細地緊壓麵團和派盤邊緣使之密合,並用擀麵棍在派盤上來回滾壓,將多餘麵團整齊切落,並撕開保鮮膜。

8.將派皮表面用叉子戳洞,避免預烤派皮時內含的空氣膨脹而破壞形狀。

9.在派皮上鋪一層烘培紙,並在紙上放滿鎮石,以180度烘烤10分鐘,取出烘培紙和鎮時候再烤5分鐘,至表面金黃即可。

 

內餡作法:

1.鳳眼果洗淨後,電鍋外鍋放兩杯水蒸煮。

P8180060.JPG  

2.蒸好的鳳眼果放置稍涼後,將咖啡色外皮剝去備用。

P8180064.JPG  

3.將康門貝爾起司切成方塊丁狀。

4.全蛋、牛奶、鮮奶油、鹽充分混合。

5.依序將作法2→3→4的材料擺放至預烤好的派皮上。

P8180073.JPG  

6.以180度烘烤25分鐘即可。

擺放內餡後須立即送進烤箱烘烤,否則派皮容易濕軟而失去口感,因此烤箱請事先預熱。

P8190081.JPG 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劉於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