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150178.JPG 


葛鬱金」又名粉薯、粉薑、竹芋,屬於竹芋科竹芋屬,和薑科的「鬱金」雖然植株型態相似,又都有地下塊莖,容易使人誤辨。

PC140148.JPG 

葛鬱金的食用價值高,其地下莖肉質多且具有黏性,含豐富的澱粉、碳水化合物及糖類,更有利尿、解煩熱、潤腸等藥性。

新鮮的葛鬱金地下莖,去皮洗淨後可以加排骨熬湯、切片加肉絲炒食,也有人碳烤食用,會產生自然清香與甜味,但纖維太多影響口感,因此大多製成粉末食用,也就是古早味的太白粉。

現今市售的太白粉,是以馬鈴薯製造的食用澱粉。在台灣早期還未引進馬鈴薯的年代,當時的太白粉大多是樹薯或葛鬱金製成,由於新鮮的樹薯含有微量具有毒性的氰酸,必須完全煮熟方可食用,因此葛鬱金是台灣早期最上選的太白粉,其澱粉的品質亦遠優於其他太白粉原料。

在這幾年爆發的毒澱粉食安危機中,許多地方的小農極力推廣天然太白粉的無毒葛鬱金。究竟葛鬱金如何製作出太白粉呢?

PC140142.JPG 

葛鬱金粉是用水洗出來的,利用澱粉與纖維比重的不同,順利萃取出純淨的粉,可見先民沒上過物理課,卻懂得如此重要的智慧。

洗粉作法並不難,但卻是相當費工的工作,很有可能十斤的葛鬱金最終只洗出一斤的粉。

PC140144.JPG 

採收葛鬱金時,用鋤頭挖出地下莖,再用剪刀剪取成熟肥大的塊莖,太小的就不要剪,再把它種回去便能活。

PC140161.JPG 

採收完的葛鬱金,需一個一個剝去外皮洗淨,並用果汁機加水攪打,水一定要蓋過刀片。

PC150180.JPG 

PC150183.JPG 

PC150186.JPG 

用洗衣袋(或密網的紗布、豆漿巾皆可)過濾出水和纖維渣,並盡量擠出洗衣袋內含有澱粉的水。

PC150188.JPG 

PC150194.JPG 

PC150197.JPG 

PC150198.JPG 

所有葛鬱金塊莖都攪打完過濾後,再用一桶清水重新將纖維渣分批裝入洗衣袋內搓洗,這個動作會讓纖維中細緻的澱粉通過密網的洗衣袋流進清水中,如此反覆洗至水不再洗出混濁顏色為止。

PC150201.JPG 

PC150202.JPG 

PC150217.JPG 

PC150216.JPG 

最後,將洗好的水靜置幾個小時使澱粉沉澱,再將上面多餘的水倒掉使它自然乾燥,一開始會呈現塊狀,經過幾天日曬後,便可將塊狀的澱粉抓散,並持續日曬直到完全乾燥為止。

PC150219.JPG 

PC170233.JPG 

PC170238.JPG 


PC180248.JPG 

PC180265.JPG 

PC180271.JPG 

就在製作完成的那天,祖父親手幫我泡了一碗黑糖太白粉糊點心,這真的是一碗有錢也買不到的幸福了。


arrow
arrow

    劉於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